2025年数智供应链金融微专业招生方案
一、专业概述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它通过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把产业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整合起来,为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让大企业的信用可以惠及整个产业链上的小企业,帮助它们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这种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借助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供应链金融变得更智能、更透明。就像给整个供应链装上了"数字眼睛",让资金流向、货物动向和交易信息都能实时追踪和验证,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这种升级版的供应链金融,我们称之为"数智化供应链金融",它正在重塑传统的产业金融生态。
更多的介绍请看“供应链金融的产生背景:一场奇妙的三角恋”(物流管理系张钟允博士主讲)。
“数智供应链金融”微专业是为应对数字经济时代供应链金融的转型与创新需求,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打造的跨学科、应用型微专业。微专业设立8门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导论、供应链金融概论、数字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法律基础、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金融风险管理、企业资金融通基础、可持续供应链金融。通过系统学习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知识、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以及风险管理、法律实务等技能,学生将掌握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机制与创新模式,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商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该微专业聚焦于供应链金融与数字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旨在培养具备供应链金融理论基础、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帮助学生掌握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机制、风险控制、产品设计及法律实务等核心技能,并融入低碳经济、农业供应链等可持续发展理念。微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操作和企业实践,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培养能够服务于区域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发展的专业人才,助力数字经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二、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注重供应链管理、金融、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旨在培养具备供应链金融理论基础、数智化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将掌握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机制、风险管理及融资工具设计,熟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优化供应链金融流程。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学生将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设计并实施供应链金融创新方案。
三、培养去向
聚焦供应链金融科技、产业数字化服务相关的专精特新企业和金融机构、科技平台,从事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智能风控建模、区块链技术应用、产业数据资产化运营等数智化解决方案策划与实施,以及覆盖供应链金融全流程的市场分析、系统开发、合规管理、运营优化等相关岗位的就业与行业咨询服务。
四、师资团队
课程教学由工商管理学院与金融学院合作开展,依托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和金融学两个学科建设,发挥科研项目和实验室优势,由中高级职称在内的跨学科博士、博士后共16人组成微专业教研团队梯队,并备有1-3人的专门服务队伍,为本微专业的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包括8门课程:供应链管理导论、供应链金融概论、数字供应链金融、企业资金融通基础、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金融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法律基础、可持续供应链金融。具体学分、学时等见下表。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线上学时数 | 线下学时数 | 修读学期 | 考核方式 |
供应链管理导论 | 2 | 32 | 16 | 16 | 1 | 考试 |
2 | 32 | 16 | 16 | 1 | 考试 | |
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 | 2 | 32 | 0 | 32 | 2 | 考查 |
数字供应链金融 | 2 | 32 | 0 | 32 | 1 | 考查 |
金融风险管理 | 2 | 32 | 0 | 32 | 2 | 考试 |
供应链金融法律基础 | 2 | 32 | 0 | 32 | 2 | 考查 |
企业资金融通基础 | 2 | 32 | 0 | 32 | 1 | 考试 |
可持续供应链金融 | 2 | 32 | 0 | 32 | 2 | 考查 |
合计 | 16 | |||||
备注:具体上课方式由任课教师决定,原则上线上授课不超过8个学时。 |
六、招生对象及要求
(一)招生年级:我校广州校区和佛山校区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均可申请修读微专业。
(二)招生人数:广州校区开设一个班,班级拟招20人(实际招生人数根据修读报名情况适当调整),佛山校区本科生报名达到20人的情况下也开设一个班,不到20人则可能与广州合班。
(三)专业要求:对数智供应链金融相关领域感兴趣的各个专业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均可申报。
(四)学业成绩要求:在主修年限内无欠学分情况,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的学生。
七、教学安排
计划在2025年国庆节后的教学周周六开课,课程一般须在2个学期内修读完成。上课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时间、地点及方式将另行通知。
八、管理办法与微专业证书
根据《广东财经大学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微专业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修读“数智供应链金融”微专业的学生需要满足以下修读要求:
(一)学分要求:微专业的总学分要求为16学分,每门课程2学分,学生需修满规定的总学分方可获得微专业学习证书。
(二)课程考核:每门课程需通过相应的考核(如考试、论文、项目等),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微专业课程成绩将记入学生的微专业成绩单,但不影响主修专业的评奖评优和毕业资格。
(三)修读时间:微专业课程在2个学期内修读完成,学生需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四)实践环节:微专业可能要求学生参与一定的实践环节,如案例分析、项目设计等,学生需完成实践环节的要求,并提交相应的实践报告或成果。
(五)课程免修:微专业修读合格的课程可申请免修主修专业的通识选修课学分(最多2学分),学生需向主修专业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免修。
(六)退出机制:如果学生因特殊原因无法继续修读微专业,需按照学校规定办理退出手续。退出微专业后,已修读的课程成绩仍可保留,但不计入微专业学分。
(七)证书颁发:学生在主修专业毕业前修满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学分,经学院审核并报教务处备案后,由学校颁发微专业学习证书。微专业属于非学历教育,证书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也不授予学位。
(八)其他要求:学生需遵守微专业的教学管理规定,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和考核,不得无故缺课或拖延课程进度。微专业课程可能安排在周末或假期,学生需根据课程安排调整个人时间,确保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九、报名办法与选拔方式
下载填写报名表(本通知附件2),认真填写并签名,在2025年9月12日(周五)前将纸质版报名表交至各校区指定提交地点。
提交时间:即日起至9月12日(上班时间)。
提交地点:(1)佛山校区:厚德楼4楼434办公室(陈老师0757-87828230)
(2)广州校区:立德楼4楼419办公室(于老师020-84096770)
学院招生小组对材料进行审核后,于2025年9月23日在官网上公布正式录取名单。
十、收费标准
收费按我校学分制收费办法执行,只收取学生修读课程的学分费,不收取专业学费。
十一、联系方式
于老师:电话020-84096770;陈老师:电话0757-87828230。
QQ咨询群号:782237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