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育质量,为即将到来的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做好充分准备,4月27日上午,我院在尚学楼 812 召开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协调会。院长刘延平,党委书记王德斌,副院长韦琦,副院长卢岳,经济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李立君,院长助理王斌,教师代表马宗国教授,工商管理系主任周健明,创业管理系主任张文怡,市场营销系副主任张华,物流管理系副主任郭佳,研究生教学秘书刘淑美,本科生教学秘书黄秋雯参加了会议。
会议伊始,刘延平强调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其是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重点之一,必须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他提到,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推进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学院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实践和创新创业的特色,并提出设立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专班,以确保修订工作的高效推进。
随后,各专业逐一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进行汇报。
周健明就工商管理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汇报,指出工商管理专业结合数字化转型及国标要求,优化管理理论与创新创业实践结合,增设前沿课程,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引入数字化课程和实践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张文怡重点汇报国家级人才培养实验区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情况,提出未来特色发展方向将聚焦于企业家导师制、突出农业创业领域的教育特色、加强与外校交流合作实现学分互认与资源共享,以及打造具有鲜明主题的特色小型课程,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张华和郭佳分别就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方向及课程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两个专业均深入总结了上一学年数智化方向改革的宝贵经验,并基于此,提出了新一年的方案调整思路,新增了一批前沿性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字化应用能力和跨领域协作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此外,会议还汇报了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MBA以及企业管理硕士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各专业均立足实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优化,以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自由交流环节,王斌老师指出,各专业应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对专业名称、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进行全面审视与调整,以提升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未来竞争力。经济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李立君则表示,课程设置应紧密围绕学生发展需求,聚焦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表达了与学院深化合作、共同优化课程的意愿。
王德斌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当前学校正处本科评估关键阶段,人才培养方案是评估核心要点,直接关乎学校发展及育人质量,各系老师务必深刻认识其重要性与紧迫性,并提出以下三点要求:一是修订工作要深度贯彻 OBE 理念,聚焦破解教学效果欠佳、理论与实践割裂的难题,以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保障学生能力达标;二是导师库建设需全体教师打破壁垒、整合资源,协同共建优质导师队伍,为学生提供精准指导;三是各门课程要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培育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最后,刘延平对后续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不可局限于借鉴巴布森模式,各专业需立足实际,开展系统且深入的科学思考,精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二是针对部分专业名称定位模糊问题,各系要审慎评估,探讨更名的可行性,以专业名称精准锚定发展方向,同时探讨大类培养的可行性;三是全体教师应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方案变革,强化自我提升意识,不断精进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做到与时俱进;四是各专业在总学分不增的前提下,需合理规划课程架构,通过整合、创新等方式增加优质课程,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五是各专业要深度挖掘实践及创新创业特色,将其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并借助课程设计实现特色鲜明展示,凸显育人成效。
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协调会的召开,不仅为各专业的修订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即将到来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推进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化、特色化建设,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