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慧清为实验区学生讲授专题思政课

作者:黄如浩 于文林发布时间:2021-10-29浏览次数:476

20211029日,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慧清在综合楼103室,为国家级人才培育模式创新实验区181920三个年级共149名同学上了一堂题为《从党史视角理解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党课。

李慧清副院长结合2017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2020721日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凝练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容,爱国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第一要义。不仅让同学们更清晰的认识到国家、党对于企业家的重视,更明确了企业家所应当具备的品质、能力以及企业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让同学们对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

在讲解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后,李慧清副院长通过党史上企业家群体的形成历史,从洋务运动民族工业之始到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从中共一大不分民族资本家与官僚资本主义到毛泽东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区分地主买办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从抗日战争中民族资产阶级为国献力到新中国成立后民营经济登上历史舞台,向同学们展开了一篇中国企业家群体发展史。

李慧清副院长提出,作为实验区的学生,应关注当代企业家精神的发展,学习历代企业家精神的精髓,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向具有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企业家发展奋进。

李慧清副院长从企业家精神延伸到实验区精神“创新、协同、幸福”,他向同学们讲解了其中的内涵:创新二字,从创业起点来看,创新引领创业,我们应从组织架构、商业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协同二字,从创业过程来看,创业是一个协同各种资源的过程,包括对人力、物力、人脉的协同;幸福二字,从创业的结果来看,即通过创业创造人类的幸福,不仅仅为了个人的幸福与安康,而是为了提升整个人类群体的生活水平与幸福感。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定位于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与潜质的经济与管理人才”。以经济、管理和法学为主体学科的广东财经大学,在高水平商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有效开展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这节党课结合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针对性的为同学们提供了先进的精神养分,帮助同学们提高了自身对于党与企业家相互关系的认知,丰富了实验区同学们的精神内涵,为同学们学习先进企业家精神、培养自身企业家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内在基础。



关闭